什麼是物理治療?
物理治療的目的是什麼?
1. 預防醫學: 為預防性教育,主要是教育一般無病症或有病症趨向的人,糾正其錯誤的生活模式,以防止疼痛及症狀的產生(如頸背腰痛的預防教育及老人運動等)。
2. 治療醫學: 即所謂的治療和矯正,是對已有疼痛、功能障礙及慢性病患者,以減輕其症狀為目標,並同時作出教育,防止症狀復發或惡化。其主要作用,大體有以下幾種:消炎、鎮痛、鬆解沾黏、軟化疤痕、刺激神經肌肉興奮;對神經系統有障礙的人士可緩解其痙攣,並誘發病者作出運動功能;回復關節正常活動度、正常肌力和正常步態等。
3. 復健醫學:主要是針對身心障礙人士的教育和再訓練,當肢體動作出現障礙無法恢復時,物理治療師藉著教導和訓練,使患者運用其剩餘的功能,在適當的輔具協助之下適應日常生活,讓患者重返社會。
物理治療的治療方法有哪些?
物理治療主要是利用3M(Movement, Manual, Modality),即儀器治療、徒手治療、運動治療三大類治療方法來治療病人。而專業的活動則包括了研究、教育、諮詢及管理。
1. 儀器治療
聲療(治療性超音波,頻率為45KHz到3MHz)
光療(紅外線光療、紫外線光療、低能量雷射刺激)
水療(對比浴、旋渦浴、水療運動等)
電療:
直流電療:離子導入法等;
低頻電療:包括TENS、間動電療等;
中頻電療:即干擾波治療;
高頻電療或透熱療法:包括短波、熱療和微波熱療和磁療等
冷療(冰敷、冰按摩等)
熱療(熱敷、蠟療、透熱療法等)
力(牽引力、壓力、撞擊力、摩擦力等)
2. 徒手治療
神經肌肉本體誘發法、玻巴斯方法(也稱為神經發展治療法)、Brunnstrom方法、關節被動運動、被動伸展、關節鬆動術、軟組織鬆動術、按摩及貼紮等。
3. 運動療法
伸展運動、被動運動、主動協助運動、主動運動、阻力運動、水中運動治療、本體感覺訓練、行走訓練等。
物理治療的服務內容與對象有哪些?